玉米价格高开高走 粮价上涨具备合理性


日期:2020/10/16      来源:中商农产品交易中心

       国庆节后,东北地区新季玉米陆续收获上市,新季玉米高开高走。受种植面积下降、6~7月份干旱以及后期台风风灾影响,核心产区减产严重。农户惜售心理较强,贸易企业、用粮企业囤粮积极性较高。黑龙江地区用粮企业收购价格已经达到2120元/吨,港口三等新粮收购价2350元/吨以上,折算到仓单成本达到2400元/吨左右。目前从产区收粮情况来看,产区收购价格或将呈现继续上涨态势。从长周期来看,临储玉米消耗殆尽之后,下年度玉米供需缺口巨大,缺少临储玉米后,玉米的长周期牛市格局确立,而产区的减产加剧了这种上涨的逻辑。在这种情况下,不排除玉米价格创出历史新高的可能。

       目前来看,新季玉米上市后,价格一路上涨。一方面,新季玉米因灾减产,同时玉米收获上市延迟;另一方面新粮上涨预期较强,农户惜售心理强,贸易企业、用粮企业抢收囤粮积极性高,支撑新玉米价格不断上涨。从下游需求来看,相比上年度非洲猪瘟背景下的需求疲软,今年生猪存栏持续大幅回升,奠定了玉米需求趋势性好转的基础。

       据农业农村部表示,去年以来,生猪生产恢复发展取得积极成效。截至目前,全国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均恢复到正常年份80%以上的水平,生猪规模养殖比重提高到53%。根据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公布的最新数据,据截至10月9日已填报企业测算,2020年9月,饲料总产量2440万吨,环比增长6.2%,同比增长18.1%。饲料需求的快速恢复,一方面支撑了实际需求的增加;另一方面,提升了市场信心和预期,也奠定了玉米价格上涨的坚实基础。

       从全年供需结构上来看,根据过去3年的市场拍卖量、产量、库存情况推算,2019/2020年度市场缺口或将扩大至8400万吨左右。在巨大缺口结构中,市场只有通过涨价来促进上游种植结构调整,增加玉米种植面积,同时通过涨价来吸引国内外替代品如进口玉米、高粱、大麦,尤其是国产小麦和稻谷等粮源来弥补这个缺口。今年稻谷、小麦、玉米三大粮食比年初和去年同期都有所上涨,这是粮食生产成本连年上升、粮价多年低迷情况下的恢复性上涨,涨幅并不大,属正常的市场波动。

公司定位

       立足大连,面向全国,服务三农,以电子交易为核心,以农产品信息服务和金融服务为配套,以农业产业数字化为手段,创新业务模式,应用先进技术,建设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农产品交易中心,助力推动乡村振兴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