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粳稻批量上市前,短期籼稻市场走势可能弱于粳稻,但后期随着粳稻集中上市,粳稻行情可能也将面临走弱,而粳稻托市收购量预计仍将高于籼稻。
目前(至9月14日)国内早稻收购已近尾声,9月上旬早稻日均收购量已降至约7万吨,与高峰期的日均近20万吨相比出现大幅下降。与此同时,新季中稻的收获及上市逐渐加快,新稻的供应压力正持续增加。虽然国庆、中秋佳节即将到来,国内大米需求短期将有所提振,但持续增加的新稻供应压力,并不会因“双节”的到来而有所减轻,后期中晚稻托市收购预计仍将启动。
中稻上市增多价格总体偏弱
进入9月中旬,继早熟中稻收获上市后,普通新季中籼稻也在陆续成熟并开始收获,上市量持续增加。四川、湖北等地正逐渐进入中籼稻批量上市期,收购价格与8月底相比略有回稳。9月11日,三等中晚籼稻收购价:湖北荆州地区为2700元/吨,较上旬略涨40元/吨左右;黄冈市浠水县2640元/吨,上涨20元/吨;襄阳宜城市2680元/吨,较开秤价下跌120元/吨;随州2720元/吨,当阳2660元/吨,均持平。安徽滁州市定远县直属库三等中晚籼稻仓前磅秤收购价2720元/吨,较9月上旬上涨20元/吨;安庆2500元/吨,宣城2720元/吨,持平。四川泸州三等中晚籼稻收购价2660~2700元/吨,自贡2660~2720元/吨,稳中略有回升。
江西、湖南等地中稻也已陆续开秤收购。江西九江市、上饶市及宜春市粮库三等中晚籼稻收购价均为2720元/吨,河南潢川县2400~2420元/吨;湖南长沙三等中晚籼稻粮库收购价2640元/吨,张家界磅秤收购价2600~2660元/吨,均持平;株洲2600~2620元/吨,略涨;娄底、湘潭2600元/吨,益阳2560元/吨,均偏弱。
北方地区部分早熟粳稻品种目前也已进入成熟期,后期即将收获上市。随着新季中晚稻的陆续收获及上市,市场新稻供应压力逐渐显现。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稻谷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推进,双季水稻种植面积逐年调减,中稻及一季稻种植面积不断增加,产量占稻谷总产的比重也持续提升,目前占比已近2/3。因此,中稻及一季稻上市压力最大。随着9月下旬的到来,预计新季中稻及一季稻将进入密集上市期,市场供应压力还将进一步增大。
大米需求增加交易相对活跃
还有半个月,我国传统的国庆、中秋佳节就将到来,且今年国庆、中秋“双节”重叠,将对我国的消费市场起到积极的拉动作用。随着国庆、中秋“双节”的临近,加上天气逐渐转凉和大中学校陆续开学,短期将刺激稻米需求逐渐增加。
由于前期经销商库存偏低,随着大米需求的好转,销区大米备货意愿提升,大米走货较前期有所加快,稻米市场走势也相对坚挺,但粳籼米走势略有差异。粳稻由于余粮见底,新稻尚未上市,当前价格表现更为坚挺;而籼稻因南方中稻逐渐上市,供应持续改善,价格相对偏弱,导致近期粳籼价差有所扩大。
9月11日,黑龙江鹤岗部分大米加工企业2014年产出米率66%的圆粒稻收购价2960~3000元/吨,2016年产圆粒米出厂价4500元/吨,双鸭山地区部分米企2016年产圆粒米出厂价4460~4500元/吨,均稳定。江苏南京部分大米加工企业2016年产出米率68%粳稻收购价3140元/吨,镇江地产普通粳米出厂价4300~4360元/吨,保持平稳。浙江杭州粮油批发市场黑龙江产一级圆粒晚粳米批发价5120元/吨,安徽产一级晚籼米4340元/吨,均与8月下旬持平。福建福州地区江苏产一级粳米批发价4630元/吨,持平;普通晚籼米批发价4630元/吨左右,比前一周下降10元/吨。
虽然近期大米需求好转,但中晚稻集中上市临近,因此,近期大米市场预计难以走出趋势性上涨行情。由于北方地区新粳稻上市还有一段时间,而南方地区中稻上市正方兴未艾。近期粳籼稻谷供应压力仍将有所差异,预计粳稻走势短期仍将保持相对坚挺,籼米市场则可能继续趋弱。
大米走货加快米企开机提升
由于大米需求增加、走货加快,近期大米加工企业开机率也从低位有所回升。不过,因粳籼稻供求关系不同,南北大米加工企业的开机率仍有所差异。9月初,东北地区典型大米加工企业开机率为29%,与前一周持平,但略低于上年同期的32%。东北地区典型大米加工企业开机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是东北地区市场粳稻粮源有限,而新稻尚未收获,粳稻价格偏高,大米需求受到一定抑制,导致东北大米加工企业开机率整体低于上年同期。预计后期随着新稻上市量增加,大米加工企业开机率将逐步回升。
与东北地区不同,南方地区新稻上市正逐渐增加。7月底新季早籼稻开始上市,8月底新中稻又陆续收获上市,粮源供应逐渐增多,加上居民对新米的尝新需求,使得南方部分大米加工企业开机率有所提升。9月上旬,湘赣地区典型大米加工企业(年产能3万~6万吨)开工率为37%,比上月同期提高7个百分点,已连续数周出现小幅回升,但仍低于去年同期的42%。
随着后期新季中籼稻上市量的增加,后期开机率或将继续提高。企业采购增加临储成交好转。
随着大米备货需求的增加,大米企业开机率提升,对稻谷的需求也开始好转。加工企业除了从市场上采购原粮外,不足部分需要采购储备稻谷等作为补充,刺激近期临储稻谷成交保持较高水平。8月份以来,临储稻谷成交量一直保持在单周60万吨以上的较高水平。
9月8日,国家共投放2013年产最低收购价粳稻和中晚籼稻214万吨,成交55万吨,成交率25.71%,加上9月6日成交的近3年产最低收购价粳稻和中晚籼稻7.4万吨,上周临储稻谷共成交62.4万吨。截至9月8日,今年临储中晚稻成交达到791万吨左右,比上年同期高100多万吨。其中,2013年最低收购价中晚稻今年累计成交607万吨,占比76.7%,是主要贡献者;2014~2016年临储中晚稻成交184万吨,占比23.3%。
虽然临储稻谷成交总体较高,但临储粳稻与临储籼稻的拍卖成交差异较大。9月8日实际投放2013年产最低收购价粳稻60万吨,成交37.1万吨,成交率61.7%;2013年产最低收购价中晚籼稻实际投放154万吨,成交17.9万吨,成交率11.65%。无论是绝对成交量还是成交率,临储粳稻均要大幅高于籼稻。
近期粳籼稻拍卖成交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一是托市收购情况不同,市场余粮差异较大,粳稻产量虽然只占稻谷总产量的1/3,但近年来临储收购的粳稻却占了托市收购总量的2/3左右,仅黑龙江一省就占了托市收购总量的一半以上,临储粳稻大量收购导致市场粳稻粮源十分有限,需要从拍卖等渠道来补充,而籼稻托市收购量相对较少,市场余粮供应好于粳稻;二是目前早籼稻及中籼稻已上市,籼稻供应持续得到改善,而粳稻大量收获还需半个月左右,远水难解近渴;三是大量进口的低端大米也可以对籼米供应形成一定的补充,但对粳米供应的改善影响有限。
供应压力巨大托市仍将启动
虽然国庆、中秋“双节”即将到来对大米需求产生了一定的刺激作用,但面对源源不断的新中稻上市和后期的晚稻上市,大米需求仍显相对不足,尤其是口粮需求仍在下降,节日效应减弱,季节性供应压力难以避免,预计仍需要启动托市收购来稳定稻米市场。同时,从总量上看,我国稻谷供应压力依然巨大,不启动托市收购将使部分粮农面临卖粮难的困境。
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9月份预计,2017年全国稻谷播种面积为3003万公顷,较上年略减0.42%;产量为2.07亿吨,基本持平。预计2017/2018年度国内稻谷总消费为18560万吨,较上年度略增0.26%。其中,食用消费为15680万吨,略减20万吨;饲料消费及损耗为1350万吨,减少30万吨;工业消费1400万吨,增加100万吨。
预计2017/2018年度进口大米折稻谷(大米进口量除以0.7)400万吨,较上年度减少130万吨;出口大米折稻谷100万吨,较上年度减少30万吨。预计2017/2018年度全国稻谷结余量为2440万吨,较上年度减少142万吨。
且不论我国超过亿吨的临储稻谷库存,仅从年度产需分析,2017/2018年度稻谷结余虽较近几年有所下降,但仍高达2440万吨,占我国稻谷商品量的20%以上。若不启动托市收购,将不利于农户增收。因此,随着后期中晚稻集中上市不断临近,国内中晚稻托市收购仍可能常态化启动。
收获时间不同粳籼走势各异
由于南方中晚籼稻收获及上市日期早于粳稻,因此,随着南方中晚稻大量上市,短期中晚籼稻走势将弱于粳稻。但中期来看,粳稻供应压力要大于籼稻,因此,后期粳稻行情可能将弱于籼稻。主要原因是今年粳稻种植面积继续增加,产量可能继续增产,粳稻的供应压力将显著高于籼稻,尤其是东北地区的稻谷供应压力仍将增大。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8月预计,2017年黑龙江省水稻总产量为2377万吨,同比增加1.8%。因此,在新粳稻批量上市前,短期籼稻市场走势可能弱于粳稻,但后期随着粳稻集中上市,粳稻行情可能也将走弱,而粳稻托市收购量预计仍将高于籼稻。
立足大连,面向全国,服务三农,以电子交易为核心,以农产品信息服务和金融服务为配套,以农业产业数字化为手段,创新业务模式,应用先进技术,建设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农产品交易中心,助力推动乡村振兴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