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托市已启动,稻价是否具备上涨?


日期:2017/10/17      来源:粮油信息网

  国庆节后,我国水稻收割、收购工作全面展开。2017年水稻市场迎来首次托市价全面下调。那么十月已过半,部分产区水稻托市工作已启动,稻价是否迎来了上涨的走势?未来稻价是涨还是跌呢?农户及贸易商和米企十分关心行情走势,因为这将关系到农户是否会有丰厚收入,米企是否会在米市更具有竞争力。
  托市启动后稻价上涨空间有限 
  截止到10月中旬,南北方主产区仅有四省启动了中晚籼稻托市工作,分别是安徽、湖北、四川及河南省。国庆节后笔者从四个主产区了解到,托市启动使得稻价未出现明显上涨,部分储备库入库标准相对严格,每100斤水稻要扣3-4斤不等的杂质,籼稻三等标准粮实际入库价在1.29-1.32元/斤不等。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自从新季中晚籼稻上市后,四产区受降雨影响较重。水稻的收割、晾晒工作一度延迟,新粮上市量少,且多以湿粮为主,质量也不尽人意。天气持续降雨,部分地区连续降雨天数达到10天左右,导致新粮无法收割和晾晒,部分稻子已倒伏,出现了霉变和发芽现象,导致这部分水稻无法达到入库的标准,霉变和出芽的籼稻售价仅在0.8-1元/斤之间,无法食用,只能用来做饲料,与2016年产新季小麦遭遇相似。另一方面,2017年托市价面临着首年的下调,国标三等收购价为1.36元/斤,较2016年下调了0.02元/斤,各方主体收购十分谨慎,因此提价收购的意愿不是十分强烈,因此导致稻价持续低位徘徊。 
  北方产区新稻上市以来稻价呈低开稳走之势。相对于南方籼稻,北方最低收购价较去年同期下调了0.05元/斤至1.5元/斤(如下图所示),再加上东北2013年产水稻拍卖以来,现阶段市场陈粮供应量十分充足,因此工厂对于新稻的采购也只是保持着随采随用的态度,暂无大量囤库的计划。国庆节后,东北水稻暂未启动水稻最低保护价政策,仅有大型贸易集团先行收储,使得普通圆粒稻价得以上涨,三等实际入库价仅在1.45-1.47元/斤之间徘徊,但部分农户售粮积极性不高,仍在持粮观望中。 
  未来稻价是涨还是跌? 
  首先从政策方面来看,现阶段各产区普通水稻收购价均低于最低保护价,未来全面启动托市价可能性非常大,因此有望支撑稻价上涨。另一方面,国家持续推进水稻去库存政策,特别是大米代加工试点即将启动。国庆节后笔者在采访中得知,国家有关部门要在黑龙江、安徽、江苏、江西4省进行大米加工销售试点工作已陆续展开,各省市具有代表性及欲参加企业已陆续开始报名。从米企反馈的情况来看,米企关注重点还是在大米竞价销售的底价上,若底价低那么代加工水稻仍有利可图。根据前期市场的传言了解到,籼米的销售底价或为1.6-1.7元/斤、粳米的销售底价为1.8-1.95元/斤,均低于现货市场价格,因此将抑制米企对新粮的采购热情,使得新稻价格上涨的速度将有所放缓。 
  综上所述:预计在十月底前,国内稻价或将有小幅上涨的趋势。北方产区仍以政策性收购为主导。待托市全面启动后(市场有消息称,黑龙江省托市将在11月20日启动,现阶段第一批库点的收储任务已下达),随着各库点开仓收粮,受此支撑,未来稻价将持续小幅走高,预计在12月底前将达至稻价最高点。南方产区受天气影响,新稻价将呈两级分化走势,优质优价、劣质劣价。建议农户及贸易商优先出售次粮,存优质粮,米厂可适当存贮优质粮维持新年前使用,年后还需要以政策走向为主。

公司定位

       立足大连,面向全国,服务三农,以电子交易为核心,以农产品信息服务和金融服务为配套,以农业产业数字化为手段,创新业务模式,应用先进技术,建设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农产品交易中心,助力推动乡村振兴建设。